记得第一天踏进法院大门,看着庄严肃穆的办公大楼和门前的神兽獬豸,曾在大学阶段由理科转至法学专业的我感到无比激动,却又诚惶诚恐。作为象牙塔里刚走出来的稚嫩新人,如何与基层群众打交道便成了我时常思考的问题,如何化解矛盾、平息纠纷更是我要学习的大学问。
好在有领导同事的鼓励和相助,我快速熟悉了工作流程,思路渐渐清晰起来,接待当事人慢慢得心应手了,业务能力也大大提升,并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与审判思维。
但工作时间长了,强压之下,我也曾迷茫过、彷徨过、沮丧过。比如,送达时,当事人与我们躲猫猫已屡见不鲜;调解时,一些当事人随意谩骂,句句戳心;查证时,相关部门不予配合,事事难办……心力交瘁,发际线高了;秉公办案,把人得罪了。然而,随着一起起案件办结、一件件纠纷化解,我明了,我依然是那个怀揣法律梦想的姑娘。
看到身边的同事认真审案、费心调解的模样,我甚是感动,也备受鼓舞。同事A说,尽量把手续一次办到位,不让当事人白跑,这才是真正的司法服务;同事B说,相比耗费大量精力的调解,判决有时更简单,但真正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许才是我们更应该做的。
雨中送达、雪中扣车、电话调解、假日接待等等,这些在我们的工作中早已是家常便饭。每当看到当事人握手言和,带着笑容走出法庭,我的心中都会有种温热的感觉。
我希望,在自己有限的青春里,永远做一个法治王国的“追梦人”,身体力行地向社会传递更多法院人的浩然正气,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周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