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内容
 
  1+1>2 江山“网格+执行”的战力加持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05 17:07:27    阅读:35382次

 执行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法院工作的难点。“切实解决执行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多方协作、多措并举,形成强大合力。2021年以来,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构建“网格+执行”模式,推进执行工作与全市827个基层网格、3998名网格员全面融合、智慧互动,进一步拓宽执行工作“朋友圈”,织密查人找物“情报网”,执行工作实现了“1+1>2”的效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

    ■源头治理 当事人由被动变主动

    “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一样,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管有什么矛盾,都要保证老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如果做不到,那就需要法律来保障。”2022年1月7日下午,在观看了江山法院举行的“让老人回家——寻回应尽的孝道”执行直播活动后,许多网友直言“这场直播对年轻人很有普法教育意义”。

    当天的活动,江山全市“共享法庭”和多个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持续3个小时,吸引了近14万人在线观看。

    “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所在村社网格观看,非常方便!我经常组织各村网格员观看学习,让他们更好了解法律规定,为老百姓服务。”江山市张村乡司法助理员柴元德说道。

    “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有助于预防纠纷发生,诉讼案件少了,执源治理也就实现了。”江山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夏士盛介绍,该院在全市19个乡镇(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309个行政村(社区)、7个行业组织设立“共享法庭”,群众可以在任意一个“共享法庭”在线观看普法短视频、普法讲座、典型执行案例。同时,该院还组建了“8090”蒲公英普法宣讲团,常态化进网格以案释法、答疑解惑。

    “不用上法院,就把这件烦心事解决好了,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2021年1月10日,江山市贺村镇某村村民范某向在场的法官、调解员、网格员一再致谢。

    范某的房子在鲁某房子的后面,在建造围墙时由于没有精密测算,有一部分占用了鲁某的宅基地。双方都不愿让步,进而发生了冲突,经村委会多次组织调解无果。

    “这起相邻权纠纷双方矛盾较深,如不及时解决,事态极有可能扩大。”村网格员联系属地的网格执行法官、派出所网格民警和住建局工作人员,请求介入协助化解纠纷。

    当天,住建局工作人员则对宅基地界定进行了测量,确定了侵权的性质和程度,网格民警对之前互殴的法律后果进行了告知,网格执行法官则告知了相关的诉讼程序和强制执行的后果。

    经过5个小时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范某赔偿鲁某2000元,该起纠纷就此了结,双方还签订了和解协议书和谅解书。

    “在接到网格员求助后,我们会进行分析研判,并根据需要派网格执行法官前往指导。”江山法院执行局局长何旭介绍,该院通过关口前移、力量下沉,推动执行员与网格员双向奔赴,让纠纷发现在网格、化解在网格,实现解纷“不出格”。

    “我老公马上就要出狱了,如果因2000元罚金而被纳入失信名单,就太不划算了……”2021年4月29日,被执行人毛某的妻子联系执行法官,代为缴纳了全部罚金。

    2021年2月1日,毛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罚金2000元。判决生效后,毛某被送往外地监狱服刑,罚金刑一直未履行。执行法官在毛某所在村网格员的陪同下,上门找到毛某的妻子,告知拒不履行的相关法律后果,次日毛某妻子便主动代为履行了义务。

    “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刑事财产刑和民事案件,标的额小,在裁判生效后,我们会联合网格员、村干部上门开展执前督促,通过释法说理,大多数亲属或当事人本人都会配合履行。”何旭介绍,2021年以来该院执前督促履行案件236件,执行到位金额500余万元。

    ■组团作战 执行力量由单一变多元

    “20年了,今天终于在网格员的帮助下找到了被执行人。”2021年1月21日,农历腊月初九,拿到执行款的老吴非常开心,他坦言,“这下可以过个好年了。”

    2001年,老吴的朋友张某以做生意为由向其借款10万元,并信誓旦旦表示会尽快还款。但后来发生的事情让老吴彻底心凉——张某非但不还钱,还在还款期到了后玩起了“失踪”。

    无奈之下,老吴只能逢年过节去张某家里“逛逛”,看看能不能碰巧遇上。可张某甚是狡猾,每次去都不见踪迹。

    “法官,被执行人张某回家了。”2021年1月18日,案件承办人刘荣辉接到了网格员举报,迅速调配人员赶赴现场并顺利控制住了张某。

    鉴于张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江山法院决定对其处以司法拘留十五日。

    在拘留期间,刘荣辉和当地网格员前往拘留所对张某进行提审,执行法官告知其相关法律后果,网格员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张某最终检讨了错误并全额履行完毕。

    2021年7月,在总结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江山市委政法委与江山法院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县域社会治理推进法院执行工作融网进格的实施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化”服务机制覆盖广、信息全,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拓宽人民法院查询被执行人下落和财产的渠道,有效提高执行效率,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实施意见将网格员协助法院执行工作纳入平安考核,有效调动了网格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亏了法院、税务、工商、村网格的齐心协作,帮我们讨回了‘血汗钱’。”农民工叶某开心地说道。

    2021年12月9日,某家居公司因未支付23名农民工工资56万元而被诉至江山法院石门人民法庭。由于该案人数众多,石门法庭开辟绿色通道,指派执行法官提前介入搜集财产线索,并同步向当地网格了解家居公司情况。

    “我们以立审执一体化试点为契机,组建了‘员额法官+执行员+法官助理+书记员’审执团队,遇到重大紧急案件时,执行团队会提前介入摸排财产情况,一方面可以督促当场履行,另一方面也为下一步快速、精准执行做准备。”石门法庭庭长何伟平介绍。

    经网格员反馈,该家居公司规模不大,经营时间不长,老板朱某是当地人。执行法官在网格员的带领下找到朱某,了解到该公司可供执行的资产寥寥无几,同时了解到该公司在外有一笔75万元的应收账款,但由于发票问题导致付款一直搁置。

    “如果该笔应收款及时到位,23名农民工的问题将迎刃而解。”考虑到发票属于专业税务问题,执行法官便通过“网格+”机制请求税务部门和工商部门协助。

    “在法院、税务等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如约收回了75万元款项,不仅将农民工的欠款全部付清,多余部分还能改善公司经营状况,一举两得,皆大欢喜!”朱某也是连声道谢。

    “执行力量越来越多元化,更多力量融网进格,加强了网格的综合治理,为我们了解民生、加强监督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在2022年的江山市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该项工作给予点赞。

    “时代在变,法院执行的模式也在因时而变。”江山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周海林介绍,法院人案矛盾突出,执行力量有限,而通过“网格+执行”推进“融执行”模式,充分发掘“网格+社会+专业”等多元执行力量,大大提升了执行查控的成功率。

    “以前也经常参与集中执行活动的跟踪报道,都是直接跟随干警前往被执行人家中,有时也会遇到‘吃闭门羹’、人不在家或找不到地方的情况。现在‘网格+执行’实施以后,在网格员和司法联络员的带领下,查人找物更精准了。”对于有了网格力量加持后的变化,江山传媒集团记者郑雯倩感触颇深。

    据统计,2021年以来,江山法院收到网格员提供的举报线索800余条,查找到长期躲避的被执行人70余名,查控有效财产300余处,促成1958件案件执行完毕或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到位金额5600余万元。

    ■数智赋能 执行路径由粗放变精准

    “我们村的网格员和我说,他在网格微信群里看到了我的失信曝光信息,现在整个村里都知道我是‘老赖’了,早知道就早点解决了……”谈起自己上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执行人刘某后悔不已。

    2021年1月5日,江山法院判决刘某归还不当得利款47500元,判决生效后,刘某一直逃避执行,拒不配合法院执行。

    “刘某这个案件其实金额不大,他家里的条件还可以,具备一定的履行能力。”收到执行法官通过智慧平台发送的协查指令后,村网格员老周反馈。

    执行法官决定将被执行人的失信信息在媒体平台和智慧平台上进行曝光,相关内容一并通报其所在网格。网格员收到后,除了在网格微信群推送外,还根据要求进行线下张贴。

    迫于失信名单的压力,当晚,一直“失联”的刘某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请求撤回失信信息并愿意主动到法院缴纳全部案款,刘某还因自己的失信行为缴纳了3000元罚款。

    当有被执行人拒不申报或拒不履行时,江山法院除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传统手段外,充分运用微信、抖音、广场大屏等曝光失信人员信息,并将相关内容通报到被执行人所在网格,为其定制“媒体平台+智慧平台”的失信曝光惩戒信息。

    目前,江山法院执行法官加入网格微信群400余个,实现网格智慧服务全覆盖,通过网格和智慧平台曝光失信被执行人576人次,执结案件179件,到位金额500余万元。

    “这只是我们通过数字赋能执行工作的一个缩影。”江山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祝志昌介绍,该院还依托江山市大联动中心数据平台,实现与公安智慧警务系统、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村社网格等数据互联互通,不断完善法院牵头、公安联动、网格配合的执行大格局。

    有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法院判决被告姜某赔偿原告黄某4万元。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手机一直打不通,财产逾期也不申报,俨然一副“人间蒸发”的样子。网格员反馈,被执行人家中无人,有一个女儿在某小学读书。

    2021年5月5日,执行法官在信息平台上收到了网格员的举报线索,有人在学校门口看到了被执行人。因为学校位置较远,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执行法官要求再等一等,并通过信息平台要求网格员持续关注。经过网格员多天提供的线索研判发现,被执行人每天早上在固定时段会送其女儿上学。

    “我还是心存侥幸,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没想到还是被找到了……”面对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执行法官,姜某后悔不已。最终,姜某全部支付赔偿款,还搭上了一笔罚款。

    自2021年7月运行以来,江山法院通过信息平台累计查找到被执行人90余人,车辆及其他财产30余件,有效执结案件120余件。

    “从照片上看,被执行人父母房子角落里停着的白色轿车和被执行人名下的车辆很像。”收到网格员通过基层治理“四个平台”的在线反馈,案件承办人李俊男马上上门对车辆进行了核对和查控。

    此前,被执行人王某下落不明,其名下的车辆虽然查封,但行踪不定难以查控。“车辆属于动产,如不及时查控,极易被藏匿导致执行不能。”李俊男通过“四个平台”要求对被执行人的家庭、财产情况进行调查,并于当天获得网格员反馈。

    “这车是我儿子停在这里的,他欠的钱我们愿意替他偿还,请不要把车扣走……”最终,经过与网格员一起做思想工作,被执行人王某的母亲当场代为支付了3万余元执行款。

    “互联网时代,如何建立健全双向智慧互动模式,提高执行工作效率,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祝志昌表示。

    2021年以来,江山法院自主研发了“江法e云”小程序,将其嵌入“邻里通”“村情通”等基层治理平台,将强制执行模块嵌入基层网格,拓展网格员和执行干警实时沟通渠道,实现互联互通。同时专门为执行干警开通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账号,通过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与乡镇执行联络员、村级网格员进行及时互动,执行干警根据工作实际,选择不同协助方式以实现执行效果最大化。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目标,探索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治理方式,进一步织密查人找物网络、凝聚协同化解合力、拓宽网格信息反馈渠道,不断提升执行工作的核心战斗力。”祝志昌说道。

(本文发表于4月27日《人民法院报》执行周刊)



 
 
 

Copyright © 2015-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法院 www.jsfycourt.gov.cn 版权所有

北环路133号 电话:0570-4119111 4119110(执行) 传真:0570-4119111 邮编:324100
访问量: 18801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