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破产”一词往往是不好的、负面的。但在江山市,通过法院主导程序和政府辅助协调,破产却成了市场经济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企业与不良资产割断法律关系,保护优质资源,甚至招商引资的有效手段。
近日,正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万商集团董事长周拥军,与记者谈起这个话题,“今年7月,我们主动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目前已完成了债务确认,其它事项也进展顺利。”周拥军说,“企业的资产与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这是我最感欣慰的。”
“这种保护,无论是对债权人、债务人,还是社会,都是非常必要。”负责这起重整案件的江山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徐根才介绍,如江山市安泰房地产有限公司的破产,导致三幢住宅成“半拉子”工程,还有一处一万多平方米的基坑,在市区长期裸露,信访、安全问题十分严峻,2012年6月法院立案后,法院与政府协同指导管理人通过创新贷款的方式来支付后续施工的费用,及时交付房屋;制定有效的方案消除安全隐患,加大破产财产追收,成功拍卖资产,找到新的战略投资者。如今该地块上已建起商厦和住宅,商气、人气渐浓。
江山市航宇文体用品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羽毛球生产企业之一,该公司现在的生产、办公区域,以前属于江山市纺织有限公司。“‘江纺’因资金链断裂停产,还引发多次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徐根才介绍,2010年,江山法院受理这起破产清算案件后,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案件平稳终结。该案例被省高院列入当年度十大经典案例,后又被最高院收入《人民法院案例选》。
俗话说“好事要成双”,在企业破产案件中,江山市的最大工作亮点是“破立结合”。正如徐根才所说:“法院是破产程序的主导者,政府是破产事件的协调者和风险处置的组织者。”在“江纺”破产案件中,江山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以协同配合破产事件各项事宜的推进,包括招商引资工作和对“江纺”地块的拍卖等。最后,“航宇”公司以最高价拍得,企业从环城西路迁至此处后,发展空间也更大了,实现了跨越发展。
在江山,通过破产程序盘活“企业”的案例,还有很多。如原江山金山虎电工器材有限公司破产后,重生为浙江金山虎电工科技有限公司,产能一再提升,今年预计实现创纪录的5亿元产值;麦克摩尔破产清算案中,政府积极配合法院,利用招商平台寻找战略投资者,及时变价出售了全部破产资产,顺利引进高科技项目落户。
江山市人民法院院长崔正华认为,正因为有了这些年走在前列的破产案件探索成果经验的积累,2014年底,该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企业破产案件审理方式改革试点法院(全国共11家法院)。
“破产案件通过法律渠道来处理已经形成常态化。”江山市政府相关领导在总结破产程序中的府院良性互动经验时说,“政府支持配合法院破产工作正常化。政府通过推进企业破产重组盘活,形成企业自救、政府帮扶和破产审判的‘三位一体’,使破产审判成为危困企业的有效救济途径,成为盘活资源、提振经济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江山市人民法院审结9家企业破产清算案,总计盘活资产近6.5亿元,释放土地资源500多亩,破产企业职工重新上岗就业1000多人,重新就业率达到50%以上;累计新增项目投资5.1亿元,年均增加工业产值6.9亿元。目前,该法院正有9件破产重整案件正在办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