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江山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交通肇事罪案件。2015年8月,江山一名七旬老人在斑马线上被一辆小型轿车撞到,后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行人在斑马线上横穿道路时,一些机动车驾驶员不仅不减速让行,反而鸣笛催促行人让行、加速抢行甚至贴身抢行。致使这条原本是保障行人安全的通道反而成了危险地带。
据市交警支队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我市“斑马线”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案例达16起。2016年1月1日至今,有600多辆车因不礼让斑马线被电警抓拍、处罚、曝光;同时也有400多名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因闯红灯、抢行人行道、逆行等交通违法被处罚、曝光,被要求参加学习。
斑马线前,“司机如何礼停”、“行人如何守则”,也许是一个值得好好探讨的话题。

现场调查
斑马线前“人让车”多于“车让人”
昨日上午9时20分,过了早高峰的市区上、下街依旧繁忙,来往车辆、行人络绎不绝。记者来到中百商厦十字交叉路口蹲守,就斑马线前的文明展开调查。
记者看到,在绿灯前,两名女士向南北方向张望了许久,在等了9辆汽车通过后,才迈开步子走上斑马线。可还没走到路中间,一辆鸣着喇叭示意避让的轿车急速驶过,吓得她们又退回到了起点。
9时35分,一名推着公共自行车的男子见路面上暂时无车,便走上斑马线,刚走到中央,其身后的东面车道上,一辆右拐面包车急打方向盘,快速开过,几乎要碰着了他的自行车。
10点30分,记者来到西区行政服务中心与开关厂所处的十字路口。在路口蹲点时,记者发现,虽然车流量不大,然而多位已经在斑马线上前进了几步的行人,由于多次被汽车抢道,不得不退回原地继续等候。其间,只有少数几辆车在斑马线前放慢车速,静等行人通过。
在未装红绿灯的路口,情况又如何呢?在西区大草原南侧路口,记者看到此处划有斑马线,过往车辆“来势凶猛”。很多从大草原游玩后的行人直接过道取车,因为没有信号灯的指引,所以穿行更为松懈,多次被双向车流逼停,从“夹缝”中通过。
大众声音
口号喊得响,执行仍困难
行至斑马线附近,您会不会礼让行人?
带着这一问题,记者昨日在城区多个停车场随机调查了20多位私家车主,一半以上车主表示,“很少礼让行人”,“最多稍微减速,但还是能不停就不停。”一位姜姓车主甚至表示,“一定要跟紧前面的车辆,一旦有一个行人从你车前过马路,那就够你等的了。”
大部分行人则表示,虽然会遇到礼让斑马线的司机,但是情况很少。因为担心车子速度太快万一刮擦到人会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宁愿让车辆先行,自己再多等等。
2015年8月,我市曾开展了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活动,就是机动车应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挥,倡导行人优先。但目前看来,收效甚微。
采访中,多位市民表示,他们每次去杭州,过马路时,哪怕只有一个人,双向车道上的各种车辆都会停下让行。“有一次我看到车多,不敢过,有公交车司机还朝我挥挥手,示意我放心通过。”市民周先生表示,这种礼让的感觉真好,同样,作为行人,这种礼貌行为也会促使他们更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周先生说,听说杭州能做得这么好,主要原因是增加了电子抓拍和处罚力度,他盼望这点也能在衢州尽快实施起来。
记者了解到,目前针对“机动车辆通行斑马线”交通规则的相关宣传,衢州已经走在路上。在斑马线处安装电子警察抓拍器,对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减速、不避让的交通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如果司机在斑马线前不让行,将被抓拍,并受到扣2分和罚200元的惩罚;如果涉及造成行人重伤或者死亡的,一经确定为机动车主为主责方,将受到刑事处罚。
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联合公交公司和出租车公司开展“文明礼让斑马线”系列活动。在出租车、公交车上贴 “笑脸娃娃”标志,倡导“车让人”这种尊重生命、传递文明的行为,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合力。同时,进一步推进立体警示标志牌以及在斑马线前的车道上刷印相关提示标语,让司机在远处就能看到,提前减慢车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