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诉讼指南 >> 诉讼风险提示 >> 正文内容
 
  防范虚假诉讼
  来源:立案庭    发布时间:2019-03-25 15:43:54    阅读:52895次

虚假诉讼是什么?

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滥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利用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打“假官司”。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或者在执行过程中以捏造的事实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申请参与执行财产分配的,同样要按照虚假诉讼行为论处。

虚假诉讼的行为后果

1. 民事层面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行为人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逃避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等惩罚。构成犯罪的,则移送刑事审查。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人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 刑事层面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虚假诉讼的常见套路

套路一:假借条逃避执行

赵某债台高筑,被债权人起诉至法院,依法进入执行程序。为了少还债务,赵某串通亲戚伪造了一份虚假的借条,亲戚凭此借条提起民事诉讼,骗取了法院的调解书,并以此参与了执行分配。

套路二:假合同套取资金

宋某为了从法院冻结的拆迁款中套取资金,串通朋友伪造多份劳动合同、工资表和欠条,通过虚假诉讼骗取了法院的调解书。在向法院申请执行时,被执行局识破遂案发。

套路三:假抵押骗取贷款

某房产开发公司资金回笼困难,于是伪造了大量房屋买卖合同,并办理了房产登记,然后以这些房屋作为抵押从银行获取了贷款。后该公司串通律师,由律师代理“购房者”向法院请求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房屋又回到了该公司手中。




 
 
 

Copyright © 2015-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法院 www.jsfycourt.gov.cn 版权所有

北环路133号 电话:0570-4119111 4119110(执行) 传真:0570-4119111 邮编:324100
访问量: 18802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