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司法统计 >> 正文内容
 
  二0一一年江山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1-08 16:40:36    阅读:68646次

江山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2211日在江山市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江山市人民法院院长 盛秋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7年以来,面对艰巨繁重的审判任务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市法院在市委、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上级法院的领导、监督和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市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历次会议关于法院工作的决议、决定,以落实“三项承诺”和“八项司法”为抓手,切实履行审判职责,全面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过去五年的法院工作

五年来,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8350件,办结27784件,年均上升17%16.74%,涉案标的额23.73亿元。其中2011年受理案件7694件,办结7470件,同比上升10.56%8.42%,涉案标的额8.92亿元。从2009年开始,我院每年的收、结案数和人均办案数均在衢州法院系统名列首位,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一)坚持严格司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依法惩治犯罪。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定罪量刑。共受理刑事案件1963件,审结1955件,判处罪犯3236人,其中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103人。突出打击重点,审结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案件70123人,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合同诈骗等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1534人。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审结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3351人。依法落实从宽政策,对1067名被告人适用缓刑、管制等非监禁刑,减少社会对抗。其中,对214名未成年被告人依法适用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大力开展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工作,为被害人及其家属获得经济赔偿1382万元。充分保障被告人辩护权利,为被告人指定辩护169人次。推进量刑规范化建设,将量刑建议纳入庭审调查和辩论,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保护涉案民生。妥善调判民事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受理各类民事案件16338件,审结16002件。其中,审结离婚、赡养等婚姻家庭类案件3500件,审结人身伤害、交通事故等损害赔偿类案件5122件。在衢州地区率先设立交通事故巡回审判法庭,提高该类案件的审判效率。200910·28事故发生后,我院在两个月内将11名死亡乘客的善后赔偿款306万元全部调解执行完毕,获得社会各届一致好评。认真做好民间借贷类案件的审理工作,审结此类案件3850件,诉讼标的额6.36亿元,对44件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合同诈骗等经济犯罪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坚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保障企业生存发展并重,审结劳动争议类案件292件,涉案标的额175.6万元。在民事调解中着力提高民商事案件调解率和自动履行率。

促进依法行政。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增进群众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共受理行政案件75件,审结75件。其中维持行政机关行政行为28件,判决撤销、变更行政行为3件,经法院积极协调后和解、撤诉44件。注重行政强制与保护公民权益的平衡,审查行政非诉执行案件1307件,其中裁定准许强制执行1303件,组织强制拆迁14件次。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案件的执行力度,累计征收社会抚养费558万元,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司法保障。

破解执行难题。创新执行方式方法,不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共受理执行案件9974件,执结9752件,涉案标的额5.26亿元。建立执行征信、查控、惩戒、监督和保障五大执行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城建、国土、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对接和协助执行机制建设。加大被执行人信息向社会公开的力度。在政府和法院门户网站上以“赖账曝光台”的形式公布未执行案件信息,在市区须江公园和西山公园的户外电子显示屏上公开被执行人姓名、肖像、未执行标的等信息,增加执行威慑力。加大对拒不执行人员的制裁打击力度,共实施强制执行措施1131件次,其中司法拘留275人次,对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3名被执行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执行财产不足清偿多位债权人债务时,依法公开听证,按债权比例制定清偿方案,平等保护各债权人利益。五年来,共召开执行财产分配听证44次,对260件案件总计6122万元执行款进行公平分配。

(二)强化能动司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服务发展大局。针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在审判领域的反映,不断强化法律服务和保障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对涉企债务案件,准确把握裁判尺度,尽量避免运用查封设备、冻结帐户等强制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因诉讼纠纷而加重企业经营困难。五年来,共审结涉企案件2016件,诉讼标的额8.7亿元。参与党委政府主导的企业资金链断裂处置工作。总负债1.5亿余元,涉及1138名债权人的江山市纺织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件,矛盾错综复杂,维稳压力巨大。我院受理后,积极稳妥地开展案件审理工作,落实资产变现及追回应收款共计5842万元,想方设法提高社会普通债权人的债务清偿比例,江纺公司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以绝对高票通过(364张有效票中赞成票359张),案件得以圆满审结。此外,我院妥善处理好如市国际大酒店融资纠纷、盛禾彩虹城项目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等群体性案件,服务了发展大局。

健全调解机制。按照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的要求,不断完善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互相配合、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20098月,在市交警大队设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着力提高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调解率。至今,共处理交通事故赔偿案件1688件,其中以调解或撤诉形式结案1384件,调解撤诉率达82%,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市司法局和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的支持下,2010年开始,我院在立案接待大厅设立“人民调解窗口”,积极引导当事人进行诉前调解。同时,协同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案件314件,其中调解成功234件,积极有效地调处社会矛盾。

化解涉诉信访。坚持标本兼治,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畅通信访申诉渠道,认真做好初信初访的接访工作,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907件次。强化裁判文书说理和判后答疑,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对35件案件进行再审或重审,避免涉案矛盾激化或演变成新的上访。2008年以来,我院无新发非正常访或进京访案件。落实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和信访值班制度,通过领导包案、集中接访、带案下访和中层干部轮流接访等措施,花大力气解决信访难题。扎实开展集中清理涉诉信访积案活动,对64件涉诉信访积案逐案落实化解措施,成功化解了一批信访老案、难案。2008年,被省委政法委授予“集中排查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积极探索信访终结机制,经过公开听证和省委政法委核准,20116月,完成我市首例“无理访”案件认定工作。

落实综治措施。加强与各乡镇、街道、村民委员会及社区等基层组织的协同联动,积极开展基层治调干部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深入开展送法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五年来累计为各乡镇、社区、企业及学校等基层组织普法讲座26次,听课人员近4000人。完善社区矫正对接机制,落实判前评估和判后监管工作。对拟判处缓刑的被告人均事先由社区或村民委员会进行评估考察,法院裁判与考察意见一致率在95%以上,对13名有严重违反监管规定行为的缓刑犯裁定撤销缓刑,收监执行。通过集中公开宣判、通报典型案例等方式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扩大审判效果。五年来,先后组织法律咨询服务22场次,在各类媒体发表宣传稿件600余篇。针对审判过程中发现的犯罪隐患和社会管理漏洞,向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13件次,及时督促改进。

(三)落实规范司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强化质效管理。以审判质量效率数据评估体系为平台,建立审判执行工作例会和审判质效数据通报两项工作制度,通过对审判流程的动态监控和程序监督,防止案件久拖不审、久审不决。扎实开展案件评查活动,编发案件质量评查通报17期,剖析案件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并督促整改。进一步明确院、庭长监督管理的职责,重点加强对大标的案件、有信访隐患案件及鉴定、评估、拍卖案件的监督。强化审判委员会职能,共召开审判委员会会议76次,讨论案件及研究解决审判实践中的具体问题163件次,提升了案件审判质量。

推进阳光司法。全面实施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和审务公开,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对14个审判法庭进行数字化改造,从2010年开始,开庭审理的案件均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在互联网建立法院门户网站,及时公开各类审务信息,上网公布生效裁判文书。建立审判执行案件信息查询系统,案件当事人可以凭个案密码上互联网查询案件进展。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27次,邀请近千名社区群众、学校师生、青年团干、媒体记者等参观法院、旁听庭审,增强法院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落实监督机制。强化接受监督意识,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来,共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汇报7件次,办理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建议和来信191件。建立院领导定向联系人大代表制度,加强与代表日常性的联系沟通,上门走访人大代表近600人次,邀请人大代表视察指导工作19批次,增强监督的实效性。配合支持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对检察机关抗诉的18件案件进行再审,其中依法改判14件。与市检察院共同出台了《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的实施意见》,邀请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14次,充分发挥其法律监督作用。积极推动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判、调解、执行和息诉服判工作,案件陪审率由2006年的52%上升至2011年的72.78%。拓宽民意监督渠道,认真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改进法院工作。

践行司法为民。以司法便民、利民为标准,不断拓宽立案窗口服务功能,打造集立案、咨询、查询、导诉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2009年,法院立案接待大厅被浙江省高院命名为“文明窗口”。创设假日法庭、午间法庭,加强巡回审判、诉后回访等工作,为群众诉讼提供便利。建立案件快速审理机制,在立案庭设置速裁组,2009年下半年以来速裁案件1008件,提高诉讼效率。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简易程序适用率从2007年的68%上升到2011年的78. 31%。严格执行诉讼费缓、减、免的有关规定,对该缓、减、免的案件均予许可。累计为115件案件当事人缓、减、免费用86万余元,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的问题在法院诉讼收费环节基本得到解决。设立司法救济资金,向47名确有困难的诉讼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款74.84万元,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四)坚持从严治院,推进公正廉洁司法

加强队伍建设。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人民法官为人民”、“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等主题实践活动和“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2名,发展党员9名。经市直机关工委批准,在原来7个党支部的基础上增设3个党支部,实现“支部建在庭上”的要求。抓好司法能力建设。通过资深法官传、帮、带的形式,提高青年法官把握法律精神,熟悉民情、了解民意、消解民怨的综合能力。加大新进人员到基层法庭、立案信访窗口锻炼的轮换力度,促进他们快速成长。邀请全国劳动模范、知名法官、学者等来院进行经济形势、司法传统和调解艺术的讲座,选送312人次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各类培训,举办全院业务培训27次,不断提升干警司法能力和做群众工作的水平。

加强廉政建设。以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为抓手,切实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健全完善个人重要事项报告、大要案报告、违法违纪责任追究等廉政制度。认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审判大厅公布最高院“五个严禁”及本院“零容忍”制度的内容,公开举报电话,每案附送廉政监督卡,设置网络举报信箱,以阳光司法促进廉洁司法。聘请执法监督员,通过庭审旁听、民主恳谈、案件回访等方式加大监督的力度。在法官通道建设廉政文化长廊,定期召开干警家属座谈会,每周向干警发送廉政短信,提醒干警增强廉洁意识。对违纪违规人员处理到位,1名审判人员因严重违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并调离审判岗位,3名干警因轻微违纪受到院长告诫或诫勉谈话处理。

开展文化建设。出台《关于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从精神倡导、制度建设、礼仪培养和物质保障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开展院训征集活动,提炼出“公正、廉洁、尊荣、进步”八字院训,使之成为全院干警共同尊崇的行为准则。通过评选“江山市优秀法官”、举行法官授职典礼、布置法官荣誉墙等活动,激发法官职业尊荣感和责任感。通过司法礼仪培训和司法作风巡查,规范干警的仪容仪表、基本礼节和文明用语,展示文明、规范、便民的法院形象,塑造严谨、亲和的法官形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干警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

夯实基层基础。充实人员队伍。五年来,共招录行政编制干警31名,选调事业编制人员8名,面向全国选调法官8名,新聘用合同制人员25名,现有工作人员137名,与2006年相比,增加24%,人民陪审员名额也由26名增加至39名。加强后勤保障。新建峡口人民法庭审判综合大楼,法庭建设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添置和更新办案用车10辆,车辆更新率达52.63%。推进信息化建设。对所有审判法庭进行数字化建设,在看守所建立远程视频提讯系统,完成法院信息中心建设和办公大楼弱电系统的扩容改造,提高办案效率和司法管理水平。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升级改造法院监控和门禁系统,定期开展办案安全防范专项检查,妥善处理当事人冲突事件142次,查获违禁物品179件,确保审判场所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五年来,市法院的工作得到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多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建设平安江山先进集体”、“信访维稳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三年来,先后被浙江省高院授予“民事工作先进集体”、“破解执行难优秀法院”、“审判监督工作先进集体”、“司法政务工作先进集体”、“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调研工作先进集体”、“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授予我院“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荣誉称号。市法院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先后有11名干警被上级法院记功,4名法官被授予衢州法院系统十佳“优秀法官”、十佳“优秀执行员”、十佳“优秀调解能手”荣誉称号,6名法官被市人大常委会授予“江山市优秀法官”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过去的年,法院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这是党委正确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协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果,是市法院全体干警共同努力的果,也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心支持的果。在此,我代表江山市人民法院,向一直关心、支持、帮助法院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总结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推进人民法院工作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绝对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确保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能动司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提高法院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水平必须坚持公正司法,抓好司法能力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必须深化司法改革,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努力实现人民法院工作与时俱进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社会转型期大量矛盾纠纷以案件形式涌至法院,案件数量连年攀升,矛盾化解难度加大,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审判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造成了影响;二是影响法院安全的突发事件增多,威胁法官人身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少数当事人不能理性面对裁判结果,“信访不信法”,经常以闹访或扬言实施极端行为来威胁、干扰正常的审判执行工作,给法院工作造成很大压力;三是法官办案压力大、工作强度高、保障机制欠完善,法院队伍稳定面临着现实的挑战;四是法院司法为民的水平与群众的司法需求还有差距,表现在少数法官业务素质不高,工作方法简单,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个别干警责任意识不强、审判作风不佳,损害了法院形象和司法公信力。对以上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2年的工作思路

2012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准确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司法新需求,深化“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公平正义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保障“平安江山”建设

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等问题,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严重刑事犯罪,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秩序、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经济犯罪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正确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坚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立足教育、感化、挽救,完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防控机制。针对审判中发现的治安隐患和社会管理漏洞,及时提出司法建议,促进相关部门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完善社区矫正、回访帮教等工作机制建设,与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二)积极稳妥化解矛盾,维护“和谐江山”环境

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社会矛盾纠纷的新变化,依法妥善处理好新形势下的民间借贷、房屋买卖等矛盾纠纷。认真落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加大民商事调解、刑事附带民事调解、轻微刑事案件和解、行政案件协调、执行和解的力度,从根本上化解矛盾。进一步推动“大调解”工作体系逐步形成,广泛开展委托调解、邀请调解、协助调解工作,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矛盾纠纷。加强源头治理,扎实化解信访积案,有效解决群众合法、合理的信访诉求。高度关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困难企业涉诉问题,加强司法应对,深化落实服务举措,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积极参与、协调处理事关全市发展稳定的重大案件,进一步完善案件的风险评估、预警和处置机制。

(三)巩固提升司法权威,推进“法治江山”进程

健全审判管理组织,规范审判流程管理,强化案件质量评查,实现司法管理“人性化”和“精细化”。按照市委“三个年”活动部署,认真开展“工作绩效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快推进执行工作五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工作力度。提高行政纠纷协调处理的水平,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积极稳妥地做好依法强制拆迁的司法审查和执行工作。把从严治院的各项纪律要求坚决落实到位,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法院队伍的纯洁性。坚持从优待警,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人大关怀和政府支持,努力改善法官职业保障。认真开展“六五”普法工作,通过送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法制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四)坚持落实为民司法,服务“幸福江山”事业

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为载体,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强化干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始终保持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推进干警素质提升工程,有效提升法官把握大局、公正执法、化解矛盾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强司法公开工作,深化“法院开放日”活动,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建立更加开放、透明、便民、信息化的阳光司法机制。稳妥处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案件,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措施,调整优化审判机构和人员设置,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工作,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市法院将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按照“公正立院、科技兴院、素质强院、基础促院”的总体思路,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不断开创人民法院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幸福江山”而努力奋斗!



 
 
 

Copyright © 2015-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法院 www.jsfycourt.gov.cn 版权所有

北环路133号 电话:0570-4119111 4119110(执行) 传真:0570-4119111 邮编:324100
访问量: 188003952